当前位置
首页 > 产品展示

2024年AI热潮背后的剥削与骗局

发布时间:2025-02-25 19:02:34
来源:乐鱼体育官网

  随着大模型快速的提升,AI应用也逐渐成熟。过去一年,在很多人还在琢磨能用AI来干啥的时候,已经有不少人靠着AI产品和信息差赚到了“真金白银”。不过,在一个个看似“钱途光明”的项目里,有些引发了伦理争议,有些是利用噱头炒作的“伪概念”,还有些,则是实打实的骗局。

  2024年,社媒平台上用AI制作的内容明显增多。“小猫张嘴唱歌”“甄嬛机关枪扫射四郎”……AI生成内容成为当下最火的自媒体赛道之一。有些账号通过StableDiffusion、midjourney等工具生成动漫形象,配上文案,便可收获大批粉丝关注,继而通过商务推广或橱窗带货变现。例如,迅速涨粉的“人间清醒柒奶奶”等账号,成为了许多网友的心灵导师与情绪出口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有些社媒平台开始检测内容是由AIGC生成,判定并添加“疑似包含AI创作”的标签;然而,由于识别难度逐渐加大,部分AI作品和账号依然可以“逃脱”检测。一位网友声称自己在小红书上通过账户管理软件同时操控1327个AI美女账号,竟然没有一个被识别出来。如今,很多AI账号依然受追捧,有用户直言:“只要好看就可以,难道那些真人博主就长得和照片一模一样?既然不真实,AI又有什么所谓?”可惜的是,“AI数字人”成为了某些人的致富手段。

  然而,这其中隐匿的风险不可以小看。AI换脸技术的广泛应用,使得冒充名人进行带货的现象频繁出现,严重影响了公众的信任。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医生张文宏曾多次表示,短视频平台上存在大量使用AI合成其脸与声音的视频,涉及借助名人帮助推广各种类型的产品。甚至一位江西的老年女性因相信一段假冒名人的借钱视频,险些被骗走200万元。

  随着视频生成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,Youtube等平台上的内容将可能变得愈发“真假难辨”。这对平台内容监管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,未来的监督管理的机构需提升技术防范,即使在全世界内,已有60多个国家制定了AI治理政策。

  2024年,AI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所有的领域,学习机、眼镜和玩具等产品纷纷打上“AI+”的标签。然而,限于技术成熟度,实际上大部分搭载AI的产品并未带来显著的使用者真实的体验提升。许多家电和玩具生命进入“AI时代”后,用户反映AI功能并没有切实解决他们的购买痛点。某品牌的“AI床垫”,尽管售价高达6.9万元,用户却认为其实际使用体验远未达到宣传的水平。

  此外,AI玩具的价格因其“AI”标签也急剧上涨,许多厂商利用消费者的心理,抬高售价获取暴利。有研究表明,AI产品的利润率往往由其搭载的AI方案决定,而这些方案的成本实际并不高。市面上的AI玩具大多只具备简单的对话功能,缺乏线. AI培训课,“小白”最好“割”?

  随着AI技术的蓬勃发展,不少培训机构开始推出与其相关的线上课程,价格普遍在千元以上。一些课程甚至被玩家们称为“割韭菜”的黑洞,谣言层出不穷,许多网友反映对此类付费课程内容的质疑。部分机构仅仅是将网上的免费信息整合,借助高价收费来获取利润,而对真心渴望学习的“小白”用户而言,这种信息的不对称让他们备感无奈。

  在AI领域,不少公司利用新技术诈骗融资,舆论对此感到愤怒。2024年,一家名为“AllHere”的美国AI教育科技公司创始人因涉嫌证券欺诈逃亡,另一家名为“极目银河”的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则因财务造假引发极大争议。一些投入资金的人在盲目追逐新兴大模型项目时,常常忽略了对企业真实的情况的深入考察,从而受到罚款,无形中造成了行业的全面信任危机。

联系方式

电话:13926525960

邮箱:475703583@qq.com

地址: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辅城坳工业区富源路7号A50栋